最近跟朋友和同事談到孩子和二人世界的事情,發覺他們都有嘗試過請別人代為照顧孩子,夫婦二人出門享受沒有孩子的旅行如去歐洲,去他浩湖滑雪等。很奇怪,我們卻沒有這樣的想法,反而覺得平時因為都在上班, 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所以一定會一家人出門。但別人也是夫婦二人都要上班的,有什麼不同呢?是我們太愛孩子嗎?
(未完)
Friday, February 14, 2014
Wednesday, February 12, 2014
「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
1. 尊重彼此的生活空間, 反而可以更享受親情,相處零負擔,陪伴而不互相干擾 。
2. 過分強調成功與失敗,就會忘記學習處理失敗。
3. 要不停的閱讀,戒掉「皮毛式」閱讀,養成思考力。
人生有許多的「原本」與「後來」,要隨著生命的經歷,我們才會慢慢的懂。對於已邁入中年的我,也應該一再重新檢視自己近幾年的生命,有些事,不但這些年才懂,也更懂得做,能知也能行,使知識變成見識,生命更加精采。
2. 過分強調成功與失敗,就會忘記學習處理失敗。
3. 要不停的閱讀,戒掉「皮毛式」閱讀,養成思考力。
人生有許多的「原本」與「後來」,要隨著生命的經歷,我們才會慢慢的懂。對於已邁入中年的我,也應該一再重新檢視自己近幾年的生命,有些事,不但這些年才懂,也更懂得做,能知也能行,使知識變成見識,生命更加精采。
哭鬧的背後藏著無助沒自信
一個會撒潑哭鬧的孩子,其實是很無助沒有自信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無法平靜下來,得想盡辦法,讓外界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帶領孩子面對失望生氣,從話語溝通開始。
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養成發脾氣的習慣呢?
第一步:告訴孩子你想幫助他
平靜的告訴孩子,你想幫助他,但他那樣哭鬧,你聽不懂他在說什麼,請他用說的來表達,像是:「讓我幫你,但你用哭的,我不知道你想要什麼,用說的我才聽得懂。」「我會幫你,但你一直大聲吼叫,我聽不懂你想要什麼,用說的我才聽得懂。」
第二步:告訴孩子哭鬧沒有用
一旦孩子停止哭鬧,嘗試以話語來表達時,對他表明哭鬧沒有用,讚許他以話語來表達的選擇和能力,像是:「哇,你用說的,我聽懂了,哭叫是沒有用的,我知道你做得到。」「我就知道你能用說的,現在我了解你為什麼生氣了。」
第三步:指認孩子的生氣情緒
先 平靜的指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了解,大人確實知道他的需要,有了這個步驟,孩子比較能夠聽進大人接下來要提的建議。你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生氣現 在不能吃餅乾。」「我了解你很失望今天不能買玩具。」「不能馬上玩積木你很生氣是嗎?」「我了解你很生氣媽媽得去上班。」
第四步:幫孩子找到平靜途徑
在 孩子比較平靜後,告訴孩子他目前有的幾個選擇,導引孩子選擇,讚許孩子的選擇,像是:「坐在這張『等候椅』上等,下一個就輪到你吃點心了,你可以做得到 的!」「你生日的時候可以買禮物,今天我們只來看一看,你要繼續看?還是要回家?」「吃完飯後,才吃點心,點心在這兒等你,你相信你絕對可以先吃飯再吃點 心。」
帶領孩子面對失望生氣,從話語溝通開始。
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養成發脾氣的習慣呢?
第一步:告訴孩子你想幫助他
平靜的告訴孩子,你想幫助他,但他那樣哭鬧,你聽不懂他在說什麼,請他用說的來表達,像是:「讓我幫你,但你用哭的,我不知道你想要什麼,用說的我才聽得懂。」「我會幫你,但你一直大聲吼叫,我聽不懂你想要什麼,用說的我才聽得懂。」
第二步:告訴孩子哭鬧沒有用
一旦孩子停止哭鬧,嘗試以話語來表達時,對他表明哭鬧沒有用,讚許他以話語來表達的選擇和能力,像是:「哇,你用說的,我聽懂了,哭叫是沒有用的,我知道你做得到。」「我就知道你能用說的,現在我了解你為什麼生氣了。」
第三步:指認孩子的生氣情緒
先 平靜的指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了解,大人確實知道他的需要,有了這個步驟,孩子比較能夠聽進大人接下來要提的建議。你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生氣現 在不能吃餅乾。」「我了解你很失望今天不能買玩具。」「不能馬上玩積木你很生氣是嗎?」「我了解你很生氣媽媽得去上班。」
第四步:幫孩子找到平靜途徑
在 孩子比較平靜後,告訴孩子他目前有的幾個選擇,導引孩子選擇,讚許孩子的選擇,像是:「坐在這張『等候椅』上等,下一個就輪到你吃點心了,你可以做得到 的!」「你生日的時候可以買禮物,今天我們只來看一看,你要繼續看?還是要回家?」「吃完飯後,才吃點心,點心在這兒等你,你相信你絕對可以先吃飯再吃點 心。」
媽媽其實不想說「快一點」
根據調查,約9成媽媽每天「總是」、「經常」對孩子說「快一點」。時間點則從早上的出門準備、吃早餐,到放學後的寫作業、洗澡、睡覺,可以說從早到晚,每件事都會催促孩子。但是若問媽媽是否覺得「其實不說快一點會比較好」,有高達九成的人表示同意,「快一點媽媽」內心很掙扎。
當孩子漸大,就必須要用「不睡覺會長不高喔」、「太晚睡明天精神會不好」等具體理由,解釋為何要九點睡覺,也可以試著讓他們思考如何達到九點前睡覺的目標。
教養就是在傳授生活的智慧,為什麼睡眠很重要?為什麼守時很重要?若將父母的擔心好好地傳達給孩子,孩子會了解的。反之,如果理由不能說服自己,就不要去強迫孩子。
媽媽也有媽媽的生活步調,當生活步調不順暢時,就會感到焦慮。因此,媽媽必須好好規畫優先順序。
當孩子漸大,就必須要用「不睡覺會長不高喔」、「太晚睡明天精神會不好」等具體理由,解釋為何要九點睡覺,也可以試著讓他們思考如何達到九點前睡覺的目標。
教養就是在傳授生活的智慧,為什麼睡眠很重要?為什麼守時很重要?若將父母的擔心好好地傳達給孩子,孩子會了解的。反之,如果理由不能說服自己,就不要去強迫孩子。
媽媽也有媽媽的生活步調,當生活步調不順暢時,就會感到焦慮。因此,媽媽必須好好規畫優先順序。
Wednesday, January 29, 2014
好禮貌,怎麼教?
禮貌是一種生活態度,讓彼此覺得被尊重,也讓人心裡舒服。禮貌甚至是一種生活習慣,有了禮貌,一切將如雪球般,為孩子成長的路上滾出正向的能量。
. 平時透過遊戲,教孩子基本的禮儀用語與應對。
. 平時常常在長輩面前誇獎孩子,增加彼此間的連結,小孩也會覺得長輩和他是有關係的,才願意跟這個大人多說幾句話。
. 教孩子要有「換位思考」能力。平時多參加團體活動,可透過接觸同儕的機會,學習顧慮他人感受。
. 插嘴看似小事,卻很可能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大人需要協助他輪流發言,了解人與人應對時的規則。如果孩子等你們結束才接著說話,要記得鼓勵他。原則是要安定自己的心,知道孩子沒有惡意,不是故意搗蛋,不要責怪孩子。等待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從一分鐘開始,慢慢拉長等待的時間。
. 如果有多個孩子七嘴八舌,就訂定規則:一人一次,一次三分鐘,讓孩子得到一段時間不被打斷的發言權。當別的孩子說話時,也學會聆聽、等待。
. 如果注意力比較不足或容易分心的孩子,可以使用一些策略: 例如請他當小幫手。
. 說髒話 - 對小孩子來說,可能是認同自己所屬族群的說話方式,或純粹覺得這樣才能表達感受。1) 讓他了解語詞真正的意義, 抒解孩子好玩、好奇的心理。 2)幫助孩子釐清不雅詞彙的意義,讓他進一步思索這個語詞給人的感受。3) 幽默提醒: 例如孩子說:「老師,你很機車耶!」「那麼是光陽,還是山葉呢?」用幽默的雙關語方式,提醒學生用語的界線。不當面責罵,並不表示我們覺得那是對的,只是換個方式讓孩子知道。教導他們:(1)不在正式公開場合說髒話,引導孩子思考,哪些場合不適合使用同儕間的嘻笑怒罵用語,幫助孩子建立收放自如的界線;(2)也不在別人明白表 達不接受的時候說,強調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態度,或許有些人不在意,但若有人明確表達聽到髒話有不舒服的感受,就一定要學會自我克制;(3)同時也應 提醒孩子不在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情境下說髒話,與孩子討論,當生氣時可以如何表達來取代髒話,協助孩子拉起爆粗口的界線。
. 若孩子因生氣說三字經,你的重點是想了解「為何生氣」,可以先問:「你今天心情又不好了?」把重點放在聽他在生氣什麼,而不是在第一時間就在意表達方法。先不要被態度激怒,模糊了焦點。如果大人可以了解,他只是在防衛、保護自己,並不代表他刻意要展現無禮,這樣才有繼續討論的空間。
. 當孩子處於青春期,挑戰和頂撞權威(大人),可能是這個發展階段維護自我的正常方式。他依然需要成人的關心,但也需要維持自己的獨立。青少年愛頂嘴,常常是因為父母無法調整關愛。就像栽培箱裡的幼苗長大了,父母還繼續放在栽培箱關照,它一定長歪。父母要做的事是:移開保護罩,讓它在自然環境,它才能茁壯成長。建議父母,常在心中默唸「孩子獨立真可喜」。當孩子嫌你囉唆時坦承:「不好意思,我已經習慣了,畢竟這樣照顧你十幾年了,突然要改,好難喔!」說明你需要時間適應。
. 親子對談時,也要留意以下「四不」。(1)小事不要一提再提。父母要管大事,不重要的小事儘量讓孩子作主。(2)不要翻舊帳。沒有人喜歡被揭瘡疤,這最容 易引發青少年反彈。(3)不要否定孩子。愈否定孩子,他就更想頂嘴、堅持到底。(4)不要引發孩子的罪惡感。譬如:「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媽了!」
. 提醒自己,不要將重點放在他的表達方法,而是去聽他在不高興什麼。有時候平心靜氣去思考他頂嘴的內容,或許會發現他說得挺有道理的。接著再處理他的說話方式:「謝謝你告訴老師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合理,我會再調整方法。不過你說話的方式讓我很不舒服」
. 有時候什麼話都別說, 跟孩子說:「我們明天再說。」不回應留下的空間讓彼此有機會思考。等到明天,雙方的情緒冷靜了,也比較容易就事論事。 過程中,不要用貶低、謾罵的方式抑止你認為不禮貌的態度。如果孩子從成人身上得不到禮貌的對待,他自然很難變成一個有禮貌的人。
. 微笑是展現禮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 讓孩子透過鏡子練習說話,並觀察自己臉部表情的細節,是否隨著說話內容有所改變。
. 透過父母不時耳提面命,在孩子腦海中深刻烙印、內化。例如:「做該做的事,結帳要排隊」、「做該做的事,在圖書館請保持安靜」、「做該做的事,將玩具放回 原來的架上」、「做該做的事,遇見老師說聲好」等。讓孩子了解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要求,與符合該情境的表現,同時讓孩子懂得應有的責任。做該做的事,禮 貌跟著來。
.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觀賞的影片及動畫,讓孩子在觀影的過程中,與父母一起尋找影片當中的禮貌片段。有畫面,禮貌在心裡就比較容易看得見。
. 平時透過遊戲,教孩子基本的禮儀用語與應對。
. 平時常常在長輩面前誇獎孩子,增加彼此間的連結,小孩也會覺得長輩和他是有關係的,才願意跟這個大人多說幾句話。
. 教孩子要有「換位思考」能力。平時多參加團體活動,可透過接觸同儕的機會,學習顧慮他人感受。
. 插嘴看似小事,卻很可能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大人需要協助他輪流發言,了解人與人應對時的規則。如果孩子等你們結束才接著說話,要記得鼓勵他。原則是要安定自己的心,知道孩子沒有惡意,不是故意搗蛋,不要責怪孩子。等待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從一分鐘開始,慢慢拉長等待的時間。
. 如果有多個孩子七嘴八舌,就訂定規則:一人一次,一次三分鐘,讓孩子得到一段時間不被打斷的發言權。當別的孩子說話時,也學會聆聽、等待。
. 如果注意力比較不足或容易分心的孩子,可以使用一些策略: 例如請他當小幫手。
. 說髒話 - 對小孩子來說,可能是認同自己所屬族群的說話方式,或純粹覺得這樣才能表達感受。1) 讓他了解語詞真正的意義, 抒解孩子好玩、好奇的心理。 2)幫助孩子釐清不雅詞彙的意義,讓他進一步思索這個語詞給人的感受。3) 幽默提醒: 例如孩子說:「老師,你很機車耶!」「那麼是光陽,還是山葉呢?」用幽默的雙關語方式,提醒學生用語的界線。不當面責罵,並不表示我們覺得那是對的,只是換個方式讓孩子知道。教導他們:(1)不在正式公開場合說髒話,引導孩子思考,哪些場合不適合使用同儕間的嘻笑怒罵用語,幫助孩子建立收放自如的界線;(2)也不在別人明白表 達不接受的時候說,強調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態度,或許有些人不在意,但若有人明確表達聽到髒話有不舒服的感受,就一定要學會自我克制;(3)同時也應 提醒孩子不在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情境下說髒話,與孩子討論,當生氣時可以如何表達來取代髒話,協助孩子拉起爆粗口的界線。
. 若孩子因生氣說三字經,你的重點是想了解「為何生氣」,可以先問:「你今天心情又不好了?」把重點放在聽他在生氣什麼,而不是在第一時間就在意表達方法。先不要被態度激怒,模糊了焦點。如果大人可以了解,他只是在防衛、保護自己,並不代表他刻意要展現無禮,這樣才有繼續討論的空間。
. 當孩子處於青春期,挑戰和頂撞權威(大人),可能是這個發展階段維護自我的正常方式。他依然需要成人的關心,但也需要維持自己的獨立。青少年愛頂嘴,常常是因為父母無法調整關愛。就像栽培箱裡的幼苗長大了,父母還繼續放在栽培箱關照,它一定長歪。父母要做的事是:移開保護罩,讓它在自然環境,它才能茁壯成長。建議父母,常在心中默唸「孩子獨立真可喜」。當孩子嫌你囉唆時坦承:「不好意思,我已經習慣了,畢竟這樣照顧你十幾年了,突然要改,好難喔!」說明你需要時間適應。
. 親子對談時,也要留意以下「四不」。(1)小事不要一提再提。父母要管大事,不重要的小事儘量讓孩子作主。(2)不要翻舊帳。沒有人喜歡被揭瘡疤,這最容 易引發青少年反彈。(3)不要否定孩子。愈否定孩子,他就更想頂嘴、堅持到底。(4)不要引發孩子的罪惡感。譬如:「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爸媽了!」
. 提醒自己,不要將重點放在他的表達方法,而是去聽他在不高興什麼。有時候平心靜氣去思考他頂嘴的內容,或許會發現他說得挺有道理的。接著再處理他的說話方式:「謝謝你告訴老師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合理,我會再調整方法。不過你說話的方式讓我很不舒服」
. 有時候什麼話都別說, 跟孩子說:「我們明天再說。」不回應留下的空間讓彼此有機會思考。等到明天,雙方的情緒冷靜了,也比較容易就事論事。 過程中,不要用貶低、謾罵的方式抑止你認為不禮貌的態度。如果孩子從成人身上得不到禮貌的對待,他自然很難變成一個有禮貌的人。
. 微笑是展現禮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 讓孩子透過鏡子練習說話,並觀察自己臉部表情的細節,是否隨著說話內容有所改變。
. 透過父母不時耳提面命,在孩子腦海中深刻烙印、內化。例如:「做該做的事,結帳要排隊」、「做該做的事,在圖書館請保持安靜」、「做該做的事,將玩具放回 原來的架上」、「做該做的事,遇見老師說聲好」等。讓孩子了解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要求,與符合該情境的表現,同時讓孩子懂得應有的責任。做該做的事,禮 貌跟著來。
.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觀賞的影片及動畫,讓孩子在觀影的過程中,與父母一起尋找影片當中的禮貌片段。有畫面,禮貌在心裡就比較容易看得見。
Sunday, January 12, 2014
陶晶瑩「時間幸福學」9堂課
早睡早起身體好,「晨型人」效率更高。
懂得取捨、放下與知足,更能掌控有限的時間。
想清楚生命中的順位,就不會覺得委屈、遺憾。
不必事事追求完美,累死自己。
建立良好人際網絡,外部的支持可適時幫很多忙。
善用每個空檔的零散時間,化整為零。
專注力加上熱誠,使同樣一件事做得比別人快又好。
良好的情緒管理,是使時間管理更有效率的首要前提。
凡事抓重點,培養邏輯力,避免廢話連篇。
懂得取捨、放下與知足,更能掌控有限的時間。
想清楚生命中的順位,就不會覺得委屈、遺憾。
不必事事追求完美,累死自己。
建立良好人際網絡,外部的支持可適時幫很多忙。
善用每個空檔的零散時間,化整為零。
專注力加上熱誠,使同樣一件事做得比別人快又好。
良好的情緒管理,是使時間管理更有效率的首要前提。
凡事抓重點,培養邏輯力,避免廢話連篇。
Friday, January 3, 2014
新的一年
2014 年了。嘩,真的嗎?怎麼我好像仍然停留在2009年呢? 好像2008年北京奧運才是不久之前的事。還清楚記得電視上看到一些香港的名人在傳送火炬的畫面, 很奇怪喔?!?
2014 年要做一些甚麼樣的改變呢? 大概就是"Do more of what you love and do less of what you hate." & "Exercise MORE!"& "Spend more time with family." & "Find your passion (好像遲了點...)" 其實最近巳經figure out人生快樂最重要的3件事: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Meaningful Experiences, & Meaningful Work.
最近看到有人寫, 王文華說:“夢想不是一個與生俱來、固定不變的東西。它不像「南極」,寧靜地在遠方等我們,只要我們準備好就可以去找它。它比較像「南瓜」,每個人都買得起,但最後做成南瓜餅或南瓜湯,就看個人造化。 也就是説:夢想不是「名詞」,而是「動詞」。我們最後找到的夢想是什麼,或是找不找得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找的那個過程。只要我們一直在學習、體驗、探索、尋找,隨著主客觀環境的改變,或快或慢,路就會慢慢浮現出來。”
2014 年要做一些甚麼樣的改變呢? 大概就是"Do more of what you love and do less of what you hate." & "Exercise MORE!"& "Spend more time with family." & "Find your passion (好像遲了點...)" 其實最近巳經figure out人生快樂最重要的3件事: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Meaningful Experiences, & Meaningful Work.
最近看到有人寫, 王文華說:“夢想不是一個與生俱來、固定不變的東西。它不像「南極」,寧靜地在遠方等我們,只要我們準備好就可以去找它。它比較像「南瓜」,每個人都買得起,但最後做成南瓜餅或南瓜湯,就看個人造化。 也就是説:夢想不是「名詞」,而是「動詞」。我們最後找到的夢想是什麼,或是找不找得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找的那個過程。只要我們一直在學習、體驗、探索、尋找,隨著主客觀環境的改變,或快或慢,路就會慢慢浮現出來。”
Friday, December 20, 2013
網上學中文
有温度有深度
不啻是一種成功
飢腸轆轆
振聾發聵
渾然天成
「懸梁刺股」的決心
梳理一下自己的記憶
言論空洞的嘴炮
更需要精耕細作
蕾絲邊
尤其 XX 更是個中翹楚
共體時艱一下
銀貨兩訖
毫無懸念
波爾多、美樂、長相思、 賽美蓉
吃生煎饅頭也可以配红酒。 :) Totally! Why not?
伯樂能識千里馬,但誰能識伯樂?
藝術的價值在于實現其價值的過程。
寫日記有一個好處,記憶會騙你,但是日記不會騙你。
對於旅行來説,最重要的還是心情心情心情,絕對是心情,對不?
但那些”低能”卻能成為”上司”的老油條自然不是省油的燈,
擁有世界杯踢足球功力的他們便開始那偉大又華麗的踢球比賽…
低能者能往上爬靠的就是政治與人際能力,
高層相挺、官官相護,縱使你”罪證確鑿”也可”大赦特赦”,
職場上沒有所謂的的道理,
因為職場是個連天理都沒有的地方;
而職場也沒有所謂的責任,
決定責任的歸屬只在於”權力的多寡”,僅此,無它…
不啻是一種成功
飢腸轆轆
振聾發聵
渾然天成
「懸梁刺股」的決心
梳理一下自己的記憶
言論空洞的嘴炮
更需要精耕細作
蕾絲邊
尤其 XX 更是個中翹楚
共體時艱一下
銀貨兩訖
毫無懸念
波爾多、美樂、長相思、 賽美蓉
吃生煎饅頭也可以配红酒。 :) Totally! Why not?
伯樂能識千里馬,但誰能識伯樂?
藝術的價值在于實現其價值的過程。
寫日記有一個好處,記憶會騙你,但是日記不會騙你。
對於旅行來説,最重要的還是心情心情心情,絕對是心情,對不?
但那些”低能”卻能成為”上司”的老油條自然不是省油的燈,
擁有世界杯踢足球功力的他們便開始那偉大又華麗的踢球比賽…
低能者能往上爬靠的就是政治與人際能力,
高層相挺、官官相護,縱使你”罪證確鑿”也可”大赦特赦”,
職場上沒有所謂的的道理,
因為職場是個連天理都沒有的地方;
而職場也沒有所謂的責任,
決定責任的歸屬只在於”權力的多寡”,僅此,無它…
Wednesday, December 11, 2013
教育應該由淺入深 - 有理
一篇2007年讀到的文章, 非常同意:
有一件事情我一向覺得好奇怪,就係愈專門既學問, 反而係中學教得愈多,愈係普及的常識,反而要去到大學才會專修。
我成日都覺得,中學教育不切實際.近幾年改革左, 加入很多生活的元素,但架構上仍然係唔合理的。
很多好專門既野,例如Phy/Chem/Bio, 西史地理等反而是中學課程,但係財務、法律、統計、 中西醫學等日常生活較易接觸的學問,反而在大學才會學到。
與其花大量時間背化學的元素表,不如教點基本的理財智識, 起碼要明白複利的威力,點解累積信用卡結存係唔著數.咩叫股票、 債券、認股證、ELN,基本運作係點,這些智識既實用之餘, 背後亦有很多學術理論,簡化後絕對適合做中學教材.
教下基礎法律智識,知道自已有乜權利, 俾差人拉既時候都知應該點做,知道自已有乜法律責任, 就不會胡亂簽傳銷公司的合約. 一個中學生亦應該明白香港法律制度係咩一回事, 將來投票選議員時也用得著。
又例如統計學是大學課程,但其實在日常生活應用極廣, 明白統計慨念,就知大部份報紙在日日刊載的調查都是豬up。甚至簡單的中西醫學,都好過讀bio的變型蟲,中醫的陰陽係講緊乜, 西醫講既抗生素係乜黎架,都是有趣之餘又實用, 而且可以持續發展的學問.中學生讀得有興趣, 大可以一路讀上去做醫生.
反而一些好專門,只有少數可領會的學問,在中學就學好多, 例如化學的元素表,每種化學元素結合分解的變化,有心研究的人, 在大學慢慢做實驗都未遲,犯不著在中學搏命背;好像物質的粒子、分子結構,微生物的構造、 動物的繁殖,岩層如何形成、非洲降雨量分布、 斯巴達與希臘的興起,卻全部是中學課程,我以前一
路讀,也感到有無搞錯?
我讀中學的時候,電腦並非必修課程,現在就不知道. 但我認為單單用電腦交功課並不足夠,基礎的IT知識係好重要. 普通話亦都係.
我 並不是說,Phy/Chem/Bio/地理/西史不重要, 恰恰相反,我認為一個社會,應該容許一些專做考古、 或者躲在實際室研究粒子、質子、乜子、物子,
又或者去研究岩石和火山關係的學者,社會才多元化.不過, 這些專門學問,應該放在大學以至研究院入面,一般中學生, 明白科學的研究以及實證方法,瞭解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分別,已經足夠,一科綜合科學已經可以包晒, 唔需要再拆Phy/Chem/Bio.中西史都應該合併, 中學生應該有個概括的史觀,但好細緻既野,應該留番有興趣既人上大學慢慢研究, 以前要背的一大推人名事件,其實全部都是浪費時間.至於地理科, 人文地理可以拆入去經濟科,自然地理個一類,都唔應該係中學課程.如果測量是大學課程,但點解地理要係中學讀呢? 我打開電視,成日見到有測量師up野, 但極少見地理系的學者有野發表既喎.我並不是說,測
量重要個地理,或者中學生一定要讀測量, 只是奇怪用咩標準放地理科入中學課程?
仲有,我讀書的時候,英國文學與中國文學都是選修科, 我有選修中國文學,連詩人的生平都要背一大餐,都唔知背黎做乜?
教育應該由淺入深,由普及常識慢慢過渡到專門學問, 現在的課程很明顯是錯配的.雖然大學學位增加, 但始終很多中學生沒有升讀大學的機會,就算讀左大學,都係
專攻一、兩個範圍,所以中學時打好常識的基礎很重要. 而且常識與學術並無衝突,很多有助常識的科目, 背後也有嚴謹的學術理論,並非吹水,讀這些科目,一樣可以培養學生日後進行學術研究的能力.
有一件事情我一向覺得好奇怪,就係愈專門既學問,
我成日都覺得,中學教育不切實際.近幾年改革左,
很多好專門既野,例如Phy/Chem/Bio,
與其花大量時間背化學的元素表,不如教點基本的理財智識,
教下基礎法律智識,知道自已有乜權利,
又例如統計學是大學課程,但其實在日常生活應用極廣,
反而一些好專門,只有少數可領會的學問,在中學就學好多,
我讀中學的時候,電腦並非必修課程,現在就不知道.
我 並不是說,Phy/Chem/Bio/地理/西史不重要,
仲有,我讀書的時候,英國文學與中國文學都是選修科,
教育應該由淺入深,由普及常識慢慢過渡到專門學問,
Tuesday, December 10, 2013
被延遲的快樂
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嘆...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會生利息,反而會連本金都沒有了。
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嘆...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會生利息,反而會連本金都沒有了。
------------------------------ ---------------------------------------------
我當老闆時和一位來應徵工作的年輕人面談
我問他的頭四個問題是:
「有沒有女朋友?」
他說:「我還年輕,想專心拼事業,目前不想交女朋友。」
「你去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
「我不喜歡出去玩,我喜歡在家研究電腦。」
「那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我都全心全意工作,吃得很隨便。」
「會做菜嗎?」
「我家附近有很多吃的,不用自己做。」
他可能以為這些答案都展現出專業精神,會為自己加分,於是得 意地看著我。
但我連學歷和經驗都懶得問,就跟他拜拜了。
我已經活得夠粗糙了,但就連我都知道:除非是極度專業的人 才(比如說實驗室的科學家),一般來說,好的員工,必須先是 一個好的情人。
工作要做得好,生活品質得高。
或是說,好的員工,對生活必須有起碼的興趣。
這位應徵者沒有興趣,也沒有謙虛。
他沒有生活能力也就罷了,他還看輕那些能力,覺得自己花錢就 可以買到,何必自己學。
花錢可以上好的餐廳?但體會不出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花錢可以坐頭等艙去義大利,但站在競技場中央不會有思古之幽 情。
「吃」只需要像機器人一樣張嘴閉嘴,但「品嚐」就需要用到五 官和心。我也曾經張嘴閉嘴過。
在美國唸書時,覺得讀書最大,其他一切都是浪費時間。
有一段時間,我請中國餐廳每晚送便當給我。
他們五點送到大樓門口,進不了大門,就把便當放在地上。
我六七點回到家,有時下著雨,就在公寓門口地上,一堆廣告傳 單之間,挖出又濕又冷的晚飯。
上樓後一邊吃,還一邊翻著課本。
多年後,我的經濟狀況比當學生時好的多,吃的東西卻一樣濕 冷。
六七點窩在辦公室,沒事做了,但也不想回家。
跑到附近面小吃攤上隨便吃碗麵,匆匆又趕回公司,生怕錯過了 重要的E-mail。
肚子飽了,甚至因為吃得太快而很脹,但味蕾很懶散,心情很空 虛。
我也曾是個賭徒,野心勃勃地想:一旦我考上第一志願,或是 當上總經理,或是找到天命真女,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那天 以後,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那些快樂的日子,現在苦一點沒關係,繼續做夢吧。
在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我們都是延遲快樂的高手,擅長讓人 生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但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後來也都發現:得到第一志願和天命真女之後,他媽的竟然有新的問題!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會生利息,反而連本金都沒有了。
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 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嘆,和打不完的玻尿酸。
於是我戒了賭,開始用定存的方式,一天一天累積快樂的利息。
如果沒有命一把贏到大的快樂,那我就一餐一餐累積小小的幸 福。
今年以來,我開始講究每一餐。
未必要山珍海味,但就算是蚵仔煎,也要細嚼慢嚥。
未必去大飯店,但就算是路邊攤,資料也要蒐集齊全。
我把每一餐,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
當我打開餐巾、舉起刀叉,我聽見生命對我說:
「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享受我。」
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得不到名,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 生。原汁原味,絕對實在。
和愛情相比,食物不會可歌可泣 ,但至少不會騙你。
「Eat and live. Oh,My God!」沒有愛情的時候,你就多吃!
我飽讀詩書,卻發現這才是真正的醒世箴言!
九月初的週末,晚上點吃完美食,和一位老友在街上巧遇。
「最近忙什麼?」我問。
「忙著補習考金融證照,」他感嘆地說
「沒想到我們這個年紀,還要上補習班。」
「有什麼關係?我也在補習。」我說。
「你補什麼?」
「想報一個旅行團,到瑞士學烹飪。」
他愣了一下,然後慢慢笑出來。Yes,我的老友懂了!
那微笑的源頭是一種醒悟,醒悟到經歷了名、利、愛、恨,到頭 來人唯一能真正擁有的,是一顆熱騰騰馬鈴薯。
醒悟到天上會飛來很多真、假、虛、實,真正對你好的東西,都 是從地底下長出來的。
「報名時別忘了我。」他叮囑。
我點頭,就像高中時答應幫他報英文補習班一樣。
對工作,我們都已鞠躬盡瘁。對人生,我們才剛要開始!
------------------------------ ------------
作者:王文華
我當老闆時和一位來應徵工作的年輕人面談
我問他的頭四個問題是:
「有沒有女朋友?」
他說:「我還年輕,想專心拼事業,目前不想交女朋友。」
「你去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
「我不喜歡出去玩,我喜歡在家研究電腦。」
「那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我都全心全意工作,吃得很隨便。」
「會做菜嗎?」
「我家附近有很多吃的,不用自己做。」
他可能以為這些答案都展現出專業精神,會為自己加分,於是得 意地看著我。
但我連學歷和經驗都懶得問,就跟他拜拜了。
我已經活得夠粗糙了,但就連我都知道:除非是極度專業的人 才(比如說實驗室的科學家),一般來說,好的員工,必須先是 一個好的情人。
工作要做得好,生活品質得高。
或是說,好的員工,對生活必須有起碼的興趣。
這位應徵者沒有興趣,也沒有謙虛。
他沒有生活能力也就罷了,他還看輕那些能力,覺得自己花錢就 可以買到,何必自己學。
花錢可以上好的餐廳?但體會不出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花錢可以坐頭等艙去義大利,但站在競技場中央不會有思古之幽 情。
「吃」只需要像機器人一樣張嘴閉嘴,但「品嚐」就需要用到五 官和心。我也曾經張嘴閉嘴過。
在美國唸書時,覺得讀書最大,其他一切都是浪費時間。
有一段時間,我請中國餐廳每晚送便當給我。
他們五點送到大樓門口,進不了大門,就把便當放在地上。
我六七點回到家,有時下著雨,就在公寓門口地上,一堆廣告傳 單之間,挖出又濕又冷的晚飯。
上樓後一邊吃,還一邊翻著課本。
多年後,我的經濟狀況比當學生時好的多,吃的東西卻一樣濕 冷。
六七點窩在辦公室,沒事做了,但也不想回家。
跑到附近面小吃攤上隨便吃碗麵,匆匆又趕回公司,生怕錯過了 重要的E-mail。
肚子飽了,甚至因為吃得太快而很脹,但味蕾很懶散,心情很空 虛。
我也曾是個賭徒,野心勃勃地想:一旦我考上第一志願,或是 當上總經理,或是找到天命真女,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那天 以後,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那些快樂的日子,現在苦一點沒關係,繼續做夢吧。
在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我們都是延遲快樂的高手,擅長讓人 生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但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後來也都發現:得到第一志願和天命真女之後,他媽的竟然有新的問題!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會生利息,反而連本金都沒有了。
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 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嘆,和打不完的玻尿酸。
於是我戒了賭,開始用定存的方式,一天一天累積快樂的利息。
如果沒有命一把贏到大的快樂,那我就一餐一餐累積小小的幸 福。
今年以來,我開始講究每一餐。
未必要山珍海味,但就算是蚵仔煎,也要細嚼慢嚥。
未必去大飯店,但就算是路邊攤,資料也要蒐集齊全。
我把每一餐,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
當我打開餐巾、舉起刀叉,我聽見生命對我說:
「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享受我。」
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得不到名,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 生。原汁原味,絕對實在。
和愛情相比,食物不會可歌可泣 ,但至少不會騙你。
「Eat and live. Oh,My God!」沒有愛情的時候,你就多吃!
我飽讀詩書,卻發現這才是真正的醒世箴言!
九月初的週末,晚上點吃完美食,和一位老友在街上巧遇。
「最近忙什麼?」我問。
「忙著補習考金融證照,」他感嘆地說
「沒想到我們這個年紀,還要上補習班。」
「有什麼關係?我也在補習。」我說。
「你補什麼?」
「想報一個旅行團,到瑞士學烹飪。」
他愣了一下,然後慢慢笑出來。Yes,我的老友懂了!
那微笑的源頭是一種醒悟,醒悟到經歷了名、利、愛、恨,到頭 來人唯一能真正擁有的,是一顆熱騰騰馬鈴薯。
醒悟到天上會飛來很多真、假、虛、實,真正對你好的東西,都 是從地底下長出來的。
「報名時別忘了我。」他叮囑。
我點頭,就像高中時答應幫他報英文補習班一樣。
對工作,我們都已鞠躬盡瘁。對人生,我們才剛要開始!
------------------------------
作者:王文華
Thursday, December 5, 2013
媽媽是一份24小時的工作
"全職媽媽從寶寶出生後夜間每兩,三小時起來餵奶換尿布,睡滿八個小時簡直是上輩子的事。 "
真的是這樣,完全認同!! 頭一個半月每天晚上總會累得一邊餵奶一邊連自己也睡著。有時驚醒竟發現自己半個身體壓著已睡著的寶寶! 嚇得心裡一直在說:"OMG, OMG...!!!" 不過我的寶貝還好,到兩個多月時已經晚上常常睡六至八小時 (10pm or midnight to 6, 6:30am), 完全沒有醒來, 連我婆婆都用台語說:"妳好命啊!" (其實秘訣是睡前盡量給他吃飽一點,把氣打出來,換好尿布,穿暖一點便OK了) 只是寶寶有點重,三個月下來手腕和腰都有點吃不消,感覺好像有點受傷了... (淚) 不過可能因為算不上是新手爸媽,所以孩子也可能因此相對變得較淡定容易照顧。
但不說眞的不知道剖腹生產眞的好慘,身體好像被分開為上下兩截,上身想要彎腰坐起來,下身好像完全接收不到,一個人就好像只有腦子和傷口疼痛得要命的上半身,沒有下半身的配合,最後只好用缺乏運動的雙臂試著把自己的身體往一邊推,努力地側身用力的把上身抬起來。辛苦的滋味眞是只有自己知。
真的是這樣,完全認同!! 頭一個半月每天晚上總會累得一邊餵奶一邊連自己也睡著。有時驚醒竟發現自己半個身體壓著已睡著的寶寶! 嚇得心裡一直在說:"OMG, OMG...!!!" 不過我的寶貝還好,到兩個多月時已經晚上常常睡六至八小時 (10pm or midnight to 6, 6:30am), 完全沒有醒來, 連我婆婆都用台語說:"妳好命啊!" (其實秘訣是睡前盡量給他吃飽一點,把氣打出來,換好尿布,穿暖一點便OK了) 只是寶寶有點重,三個月下來手腕和腰都有點吃不消,感覺好像有點受傷了... (淚) 不過可能因為算不上是新手爸媽,所以孩子也可能因此相對變得較淡定容易照顧。
但不說眞的不知道剖腹生產眞的好慘,身體好像被分開為上下兩截,上身想要彎腰坐起來,下身好像完全接收不到,一個人就好像只有腦子和傷口疼痛得要命的上半身,沒有下半身的配合,最後只好用缺乏運動的雙臂試著把自己的身體往一邊推,努力地側身用力的把上身抬起來。辛苦的滋味眞是只有自己知。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