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0, 2014

從少多溝通,不要只説不可以

由藝人盧宛茵主演的短片《公屋、居屋、私樓》熱爆網絡,內容講述一名青年到女友家中作客,伯母得知男生住公屋、居屋或私樓後有不同反應與待遇,公屋男連雞都無得食,住居屋的就有雞胸,而家有私樓更有雞髀呢!先別說媽媽的勢利,我反而覺得父母介入左右成年兒女的戀愛事更加可怕。
不少客人來問卜與伴侶關係發展時,都提到家人的壓力,父母列出清單替孩子擇偶,看身家物業、工作專業性等!若對方條件不符,甚至拒絕見面,未認識就反對。當然父母出發點都是為兒女幸福著想,要一眼關七,堅持原則反對到底,寧願仔女嬲自己,都不希望他們走錯路而受傷,實在含辛茹苦。
但這種父/母愛少了一份尊重,兒女不是寵物,不可以sit、hand、唔准、打打!人長大了有自由意志與獨立想法,就算長輩的原則真的較可行可靠,都只能作參考意見,可溫和提出:「如果我是你,我會選一位有樓的,打政府工的……(下刪一百字),阿女你要認真諗諗自己決定啦!」就如醫生提出專業方案也要得病人同意,孩子要學習選擇,去經營並承擔後果,父母要支持他們吸收教訓,鍛鍊堅強。
做父母怕孩子走「歪路」,應該在他們十多歲時多關心溝通,灌輸正面信息與對錯價值觀,多一起討論天文時事,以鍛鍊分析與判斷力,多鼓勵認識不同朋友,以學習待人接物等。若已給予孩子最好的栽培,那就要相信他們的能力,會有眼光選上合適方向!最怕是青春期時沒有打好基礎,廿多三十歲才來訓導指點,就如你60歲學新語言一樣,是錯失時機,事倍功半,甚至弄巧成拙,彼此硬碰破壞關係。就算結果仔女聽話,也犧牲他們心智成長,總是依賴你做決定,孩子軟弱長不大,父母擔心更要干涉,繼續惡性循環下去。
而做仔女的要取得父母尊重,也要幹出成績來,最基本要努力工作,經濟獨立,更重要是不再被照顧,反去照顧父母,分擔家中開支,多關心健康,為家事出主意作決定等,令長輩看到你的成熟,原來孩子長大有腰骨有膊頭,不敢、不能也不需事事干預了。
很喜歡有段廣告對白,父親說:「喺前面帶住佢?定係後面back up佢?」兒子說:「其實我頂得住,仲可以行自己嘅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