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0, 2013

網上學中文

有温度有深度
不啻是一種成功
飢腸轆轆
振聾發聵
渾然天成
「懸梁刺股」的決心 
梳理一下自己的記憶
言論空洞的嘴炮
更需要精耕細作
蕾絲邊
尤其 XX 更是個中翹楚 
共體時艱一下  
銀貨兩訖
毫無懸念
波爾多美樂、長相思、 賽美蓉 
吃生煎饅頭也可以配红酒。  :)  Totally! Why not?
伯樂能識千里馬,但誰能識伯樂? 
藝術的價值在于實現其價值的過程。
寫日記有一個好處,記憶會騙你,但是日記不會騙你。 
對於旅行來説,最重要的還是心情心情心情,絕對是心情,對不?

但那些”低能”卻能成為”上司”的老油條自然不是省油的燈,
擁有世界杯踢足球功力的他們便開始那偉大又華麗的踢球比賽…
 
低能者能往上爬靠的就是政治與人際能力,
高層相挺、官官相護,縱使你”罪證確鑿”也可”大赦特赦”,
 

職場上沒有所謂的的道理,
因為職場是個連天理都沒有的地方;
而職場也沒有所謂的責任,
決定責任的歸屬只在於”權力的多寡”,僅此,無它…
 
 

Wednesday, December 11, 2013

教育應該由淺入深 - 有理

一篇2007年讀到的文章, 非常同意:

有一件事情我一向覺得好奇怪,就係愈專門既學問,反而係中學教得愈多,愈係普及的常識,反而要去到大學才會專修。
我成日都覺得,中學教育不切實際.近幾年改革左,加入很多生活的元素,但架構上仍然係唔合理的。

很多好專門既野,例如Phy/Chem/Bio,西史地理等反而是中學課程,但係財務、法律、統計、中西醫學等日常生活較易接觸的學問,反而在大學才會學到

與其花大量時間背化學的元素表,不如教點基本的理財智識,起碼要明白複利的威力,點解累積信用卡結存係唔著數.咩叫股票、債券、認股證、ELN,基本運作係點,這些智識既實用之餘,背後亦有很多學術理論,簡化後絕對適合做中學教材.
教下基礎法律智識,知自已有乜權利,俾差人拉既時候都知應該點做,知自已有乜法律責任,就不會胡亂簽傳銷公司的合約.一個中學生亦應該明白香港法律制度係咩一回事,將來投票選議員時也用得著

又例如統計學是大學課程,但其實在日常生活應用極廣,明白統計慨念,就知大部份報紙在日日刊載的調查都是豬up。甚至簡單的中西醫學,都好過讀bio的變型蟲,中醫的陰陽係講緊乜,西醫講既抗生素係乜黎架,都是有趣之餘又實用,而且可以持續發展的學問.中學生讀得有興趣,大可以一路讀上去做醫生.

反而一些好專門,只有少數可領會的學問,在中學就學好多,例如化學的元素表,每種化學元素結合分解的變化,有心研究的人,在大學慢慢做實驗都未遲,犯不著在中學搏命背;好像物質的粒子、分子結構,微生物的構造、動物的繁殖,岩層如何形成、非洲降雨量分布、斯巴達與希臘的興起,卻全部是中學課程,我以前一 路讀,也感到有無搞錯?

我讀中學的時候,電腦並非必修課程,現在就不知道.但我認為單單用電腦交功課並不足夠,基礎的IT知識係好重要.普通話亦都係.

我 並不是說,Phy/Chem/Bio/地理/西史不重要,恰恰相反,我認為一個社會,應該容許一些專做考古、或者躲在實際室研究粒子、質子、乜子、物子, 又或者去研究岩石和火山關係的學者,社會才多元化.不過,這些專門學問,應該放在大學以至研究院入面,一般中學生,明白科學的研究以及實證方法,瞭解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分別,已經足夠,一科綜合科學已經可以包晒,唔需要再拆Phy/Chem/Bio.中西史都應該合併,中學生應該有個概括的史觀,但好細緻既野,應該留番有興趣既人上大學慢慢研究,以前要背的一大推人名事件,其實全部都是浪費時間.至於地理科,人文地理可以拆入去經濟科,自然地理個一類,都唔應該係中學課程.如果測量是大學課程,但點解地理要係中學讀呢?我打開電視,成日見到有測量師up野,但極少見地理系的學者有野發表既喎.我並不是說,測 量重要個地理,或者中學生一定要讀測量,只是奇怪用咩標準放地理科入中學課程?

仲有,我讀書的時候,英國文學與中國文學都是選修科,我有選修中國文學,連詩人的生平都要背一大餐,都唔知背黎做乜?

教育應該由淺入深,由普及常識慢慢過渡到專門學問,現在的課程很明顯是錯配的.雖然大學學位增加,但始終很多中學生沒有升讀大學的機會,就算讀左大學,都係 專攻一、兩個範圍,所以中學時打好常識的基礎很重要.而且常識與學術並無衝突,很多有助常識的科目,背後也有嚴謹的學術理論,並非吹水,讀這些科目,一樣可以培養學生日後進行學術研究的能力.

Tuesday, December 10, 2013

被延遲的快樂

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嘆...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會生利息,反而會連本金都沒有了。
---------------------------------------------------------------------------

我當老闆時和一位來應徵工作的年輕人面談

我問他的頭四個問題是:

「有沒有女朋友?」

他說:「我還年輕,想專心拼事業,目前不想交女朋友。」

「你去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

「我不喜歡出去玩,我喜歡在家研究電腦。」

「那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我都全心全意工作,吃得很隨便。」

「會做菜嗎?」

「我家附近有很多吃的,不用自己做。」

他可能以為這些答案都展現出專業精神,會為自己加分,於是得 意地看著我。

但我連學歷和經驗都懶得問,就跟他拜拜了。


我已經活得夠粗糙了,但就連我都知道:除非是極度專業的人 才(比如說實驗室的科學家),一般來說,好的員工,必須先是 一個好的情人。

工作要做得好,生活品質得高。

或是說,好的員工,對生活必須有起碼的興趣。

這位應徵者沒有興趣,也沒有謙虛。

他沒有生活能力也就罷了,他還看輕那些能力,覺得自己花錢就 可以買到,何必自己學。

花錢可以上好的餐廳?但體會不出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花錢可以坐頭等艙去義大利,但站在競技場中央不會有思古之幽 情。

「吃」只需要像機器人一樣張嘴閉嘴,但「品嚐」就需要用到五 官和心。我也曾經張嘴閉嘴過。

在美國唸書時,覺得讀書最大,其他一切都是浪費時間。

有一段時間,我請中國餐廳每晚送便當給我。

他們五點送到大樓門口,進不了大門,就把便當放在地上。

我六七點回到家,有時下著雨,就在公寓門口地上,一堆廣告傳 單之間,挖出又濕又冷的晚飯。

上樓後一邊吃,還一邊翻著課本。

多年後,我的經濟狀況比當學生時好的多,吃的東西卻一樣濕 冷。

六七點窩在辦公室,沒事做了,但也不想回家。

跑到附近面小吃攤上隨便吃碗麵,匆匆又趕回公司,生怕錯過了 重要的E-mail。

肚子飽了,甚至因為吃得太快而很脹,但味蕾很懶散,心情很空 虛。

我也曾是個賭徒,野心勃勃地想:一旦我考上第一志願,或是 當上總經理,或是找到天命真女,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那天 以後,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那些快樂的日子,現在苦一點沒關係,繼續做夢吧。

在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我們都是延遲快樂的高手,擅長讓人 生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但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後來也都發現:得到第一志願和天命真女之後,他媽的竟然有新的問題!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會生利息,反而連本金都沒有了。

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 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嘆,和打不完的玻尿酸。

於是我戒了賭,開始用定存的方式,一天一天累積快樂的利息。

如果沒有命一把贏到大的快樂,那我就一餐一餐累積小小的幸 福。

今年以來,我開始講究每一餐。

未必要山珍海味,但就算是蚵仔煎,也要細嚼慢嚥。

未必去大飯店,但就算是路邊攤,資料也要蒐集齊全。

我把每一餐,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

當我打開餐巾、舉起刀叉,我聽見生命對我說:

「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享受我。」

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得不到名,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 生。原汁原味,絕對實在。

和愛情相比,食物不會可歌可泣 ,但至少不會騙你。

「Eat and live. Oh,My God!」沒有愛情的時候,你就多吃!

我飽讀詩書,卻發現這才是真正的醒世箴言!

九月初的週末,晚上點吃完美食,和一位老友在街上巧遇。

「最近忙什麼?」我問。

「忙著補習考金融證照,」他感嘆地說

「沒想到我們這個年紀,還要上補習班。」

「有什麼關係?我也在補習。」我說。

「你補什麼?」

「想報一個旅行團,到瑞士學烹飪。」

他愣了一下,然後慢慢笑出來。Yes,我的老友懂了!

那微笑的源頭是一種醒悟,醒悟到經歷了名、利、愛、恨,到頭 來人唯一能真正擁有的,是一顆熱騰騰馬鈴薯。

醒悟到天上會飛來很多真、假、虛、實,真正對你好的東西,都 是從地底下長出來的。

「報名時別忘了我。」他叮囑。

我點頭,就像高中時答應幫他報英文補習班一樣。

對工作,我們都已鞠躬盡瘁。對人生,我們才剛要開始!

------------------------------------------
作者:王文華

Thursday, December 5, 2013

媽媽是一份24小時的工作

"全職媽媽從寶寶出生後夜間每兩,三小時起來餵奶換尿布,睡滿八個小時簡直是上輩子的事。 "

真的是這樣,完全認同!! 頭一個半月每天晚上總會累得一邊餵奶一邊連自己也睡著。有時驚醒竟發現自己半個身體壓著已睡著的寶寶!  嚇得心裡一直在說:"OMG, OMG...!!!"  不過我的寶貝還好,到兩個多月時已經晚上常常睡六至八小時 (10pm or midnight to 6, 6:30am), 完全沒有醒來,  連我婆婆都用台語說:"妳好命啊!" (其實秘訣是睡前盡量給他吃飽一點,把氣打出來,換好尿布,穿暖一點便OK了)  只是寶寶有點重,三個月下來手腕和腰都有點吃不消,感覺好像有點受傷了... (淚)  不過可能因為算不上是新手爸媽,所以孩子也可能因此相對變得較淡定容易照顧。

但不說眞的不知道剖腹生產眞的好慘,身體好像被分開為上下兩截,上身想要彎腰坐起來,下身好像完全接收不到,一個人就好像只有腦子和傷口疼痛得要命的上半身,沒有下半身的配合,最後只好用缺乏運動的雙臂試著把自己的身體往一邊推,努力地側身用力的把上身抬起來。辛苦的滋味眞是只有自己知。


爱惜羽毛

今天第一次聽到....

我的中文有夠爛吧、哈哈 (汗)...

跟孩子一起看多些書吧!

閱讀對品德的重要性在於,它都是從故事中教孩子做人的道理。故事不是事實,但是它是真實,孩子從真實的故事中,模仿主人翁的行為,而這行為是父母、 老師、社會所允許的。故事的好處是它不說教,而是從細膩的故事描述中使孩子感同身受,從而產生共鳴,使故事主人翁的行為變成孩子模仿的榜樣。又因為孩子喜歡一而再、再而三的聽同樣的故事,這故事所要傳達的意義便深植孩子心中,達到了教化的目的。

有一位媽媽說,她常從孩子的一舉一動中看到某個故事書中人物的影子。電視劇「楚留香」流行時,一個幼稚園五歲的孩子跟他的母親揮手再見,嘴裡說出來的是:「後會有期」。人格就是從這些周遭刺激中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很有道理的。

出國旅行

「一年供家裡兩個老人家出國兩次

最近讀到的... 一個賺錢不多的小伙子寫的...
是我想做, 老早該做的。
也許先從一年出國一次做起吧!
爸老了許多, 要做什麼都要及時。

心態致勝

你對自己採取什麼看法,深深影響著你的生活方式,也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符合自己期望的人、以及能否完成自己看重的事情,這就是心態。心態解釋了我們為何是 樂觀或悲觀,心態也塑造了我們的目標,對工作、人際關係,以及養兒育女的態度。它甚至預測了我們是否可以成就自己的潛能。

有一種人,他認定成功在於天賦優於別人,失敗可以界定人的高下,只有條件差的人才需要努力──他所抱持的是「定型心態」;有另一種人,他認為成功是指做到 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比別人好,失敗是機會而非懲罰,努力是成功之鑰──他所抱持的是「成長心態」。你選擇了其中一個心態,就此進入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凡事 定型的世界裡,失敗是指你遭遇挫折:成績不理想、沒拿到錦標、丟掉工作、遭到拒絕,這表示你不夠聰明或不行。但在另一個世界,失敗是指你沒有成長,不極力 爭取自己珍視的事物,這意味著你並未充分發揮潛力。

如果你擁有的是「定型心態」,你會相信天賦與能力是天生命定,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你老想在人前證明自己天賦過人,私下卻擔心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如果 你擁有的是「成長心態」,相信現況只是一個起點,由此開始日後的發展。成長心態的基礎信念是:人的素質可以透過努力而培養。雖然每個人在各方面都有差異 ──不論先天的才能、性向、興趣或脾氣,但都可以經由鍛鍊與經驗而改變並成長。

歸根結柢,成長心態讓人樂於接受挑戰、相信努力不會白費,面對挫折堅忍不拔,而且獲得更多成功。透過本書,你將看到這些事情如何發生:心態如何改變人們努 力的目標,成功與失敗可經由哪種方式重新界定。更重要的是,心態就像肌肉,可以改變,而且愈鍛練愈有力。天賦是可以被發展的,偉大的才能其實建立在時間之 上。這是一條機會之路,也是成功之路。

讓心態成長

‧想想你心目中的英雄。你認為他們天賦異稟,所以得來全不費工夫嗎?現在請你找出事實何在,找出他們成就背後付出的辛勤努力——你會更敬佩他們。

‧試想有時別人表現勝過你,你就認定他們比你聰明或能幹?請設想一下,他們可能是採取了比較高明的策略,比你更認真地學習與練習,才能克服一路上的障礙。只要你願意,你也做得到。

‧你原本想做某件事,但等到難度增加時,你開始打退堂鼓。或許你忽然覺得疲倦、頭昏、無聊或肚子餓。下次發生這種狀況時,不要再欺騙自己,這就是定型心態在作祟。

‧我們挑選夥伴、結交朋友,或雇用員工時,當然可以找那些善於逢迎的人,讓我們覺得自己完美無瑕。但你希望永遠不成長嗎?下次你忍不住想讓身邊環繞崇拜者時,不妨上教堂去。至於其他時候,還是多聽聽建設性的批評。

‧你是否覺得過去有一件事足以判定你的高下?某次測驗的成績?某人欺騙或冷漠的行為?慘遭公司解職?遭到拒絕?聚焦於這件事上,種種負面情緒伴隨而來?你反而要問:我能由這次經驗學到什麼?我該如何利用它作為成長的基礎?

‧你是否替小孩貼上標籤?這個可以當藝術家,那個是科學家。下次請記住,這可不是在幫忙他們——雖然你可能是稱讚他們。別忘了,研究發現,讚美孩子的能力反而會降低他們的IQ分數。請找出一種成長心態的讚美方式。

‧受到拒絕時,你是否覺得受到評斷,感覺苦澀與仇恨?回想你所受到最痛苦的拒絕。釐清自己的各種感受,看看你能從中學到什麼?這種經驗是否教導你一些有關生命中希望什麼或不希望什麼?是否教導你什麼正面的事情?

‧想像一下你理想中的愛情關係。其中是否包含完全的和諧——沒有爭議、沒有妥協、沒有困難的事。請再思考一遍。在任何關係中,一定會有問題發生。試著這樣看待:問題可以成為培養更深入的了解與親密關係的工具。容許對方表達不同的意見。

‧父母對小孩的每句話與每個動作都傳遞一個訊息。請仔細傾聽自己對子女說的話,思考其中傳遞什麼訊息。這些訊息是否在說:這些是你天生的特質,我現在正在評斷它們的高下?還是說:你是個不斷發展的人,我在乎的是你的發展?

‧如果你身為老師,請記住,降低標準不會提高學生的自尊。不過提高標準但不同時指引學生如何達到,同樣也不會提高自尊。成長心態讓你可以同時設定高標準並且讓學生達到目標

書名:心態致勝

Wednesday, December 4, 2013

都在網路上看些什麼...?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的一些:

對很多旅行的人來說,旅行的意義通常可以分成兩類型:
一種是重新找回自己!
一種是開拓自己視野!

旅行,多半是創造回憶最好的途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樂的秘訣,是做最自然的事。
很多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違背自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間是女人最寶貴的財富,該轉身的時候就要轉身離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fe 2.0 ” 的生活觀,主要元素為「3S」: 
SimpleSmallSustainable(簡化、渺小、永續)。

LOHAS 樂活的人 = 每一天都樂在生活才是王道 不計輸贏,但求盡興。 單純於滿足,滿足於單純。

人活得越久,越是該利用自己所剩不多的時日來取悅自己,也更該讓自己的生活樂活慢活兼快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愚人節,本來就該是像我一樣的笨人或愚者可以好好過一天的日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起去跑步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父母都是後天學來的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關於如何去愛、接納、包容、承諾、適時鼓勵、建立規範、溫暖的擁抱、信任與放手……這些美好卻艱難的智慧,都是在陪伴孩子長大的笑淚交織過程中,一點一滴學來的。  

『強軔有生命力的母愛』到底是什麼呢?
24小時的媽媽一定會累和失控,8小時的媽媽也一樣會失控,但記得這是你修煉成夠棒的媽媽的必要過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今,自由了,獨立了,婚姻不是女人生存的手段了,那麽,女人應該嫁給誰呢?

理智也好,浪漫也罷,婚姻總歸要兩個人相對、相容,說話是必不可少的。一輩子互不搭理的夫妻,不是沒見過,但那已不是真正的夫妻了,誰也不會想嫁給那樣的人。所以,嫁給一個能說話、會說話,願意與你說話,而且有耐心、有情趣陪你說一輩子話的人,也許才是嫁人的最佳理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hat we do in life, echoes in eterni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生不好學,原來是我們教的方法不對,我們的力氣用錯了地方。
大部分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有長處,更不要說在哪裡。當老師把學生長處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建立自己的信心後,學生就不再自卑;不自卑時,許多過去看不見的門,現在都顯現出來了。

每個人都可能有的二十四個長處,把它分成六類:第一類「智慧與知識」,包括好奇心、愛學習、判斷力、原創性、智慧、從多重角度看事情;第二類「勇氣」,包 括毅力、正直;第三類「人文素養」,包括仁慈和愛;第四類「公正」,包括公民素養、公平和領袖能力;第五類「脾氣」,包括自我控制、謹慎和謙虛;第六類 「品德」,包括品味、感恩、希望、寬恕、幽默、熱情。

 打破分數迷思
「三歲定終身」應該講的是孩子的品格,品格不好,知識再好,誰敢用呢?所以教育孩子的重點應該是生活習慣的養成、敬業的態度和待人接物的禮儀,而不是斤斤計較考試考了多少分,讓孩子誤以為功課好就可以為所欲為。 幼兒教育不是教識字,它是教品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uesday, December 3, 2013

40歲的感想 - 王文華

我40歲,還沒結婚。我媽催得快放棄,我一點都不急。

  我談過幾次戀愛、約過一些女生、主持過很多婚禮、甚至祝福過我的情敵。人來人往,從沒想結婚。我老覺得:既然有蛋白質女孩,幹嘛要蛋白質太太?

  每次鬧完洞房,雖然不能在洞房住下,但也覺得甜蜜。送伴娘回家的路上,當然會和她交換手機。愛情很重要,所以繼續快樂地約會就好。既然能當鬧別人的主持人,何必當被鬧的主角?

  但2006年年底,我想結婚了。

  唉,這都要怪我那大學同學!

  這同學在10月第二次結婚,兩次我都是伴郎。他和前妻在兩年前離婚,這兩年過得很不好。工作不順,身體也出了狀況。肝臟檢查出一個良性瘤,虛驚一場。婚禮前一晚他跟我說:"我們遲早要走,我不希望走的時候,孤單一個人。"

  這理由聽起來很牽強,於是我問他:"你愛你的新老婆嗎?"

  "當然愛,但老實說,不像我對第一任老婆那樣愛!"他的坦白嚇了我一跳,他繼續說, "你看看,我那麼愛我前妻,最後還是分開。在婚姻中,愛很『重要』,但不 『必要』。
婚姻是一種夥伴關係,我們一起經營生活。婚姻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的『活』,過日子的『過』,很少夫妻,是把『愛』放在嘴邊的。"

  我仔細想想,還真沒錯。我的夫妻朋友們,出門時牽手都很少,更別說示愛了。

  "我勸你做兩件事:"同學說,"第一,健康檢查。第二,結婚。"

  2006年 10月,我做了第一項。我躺在病床上,看著冰冷的電腦斷層儀器向我伸出魔爪。我伸出手,想摸,卻摸不到一雙溫熱的手掌。

  那一刻,我約會的女孩,都在忙各自的事。她們不會來,我也沒有找她們。儀器啟動時,我猛然發現:我有去party的女伴,卻沒有去醫院的伴侶。我有很多同享樂的女友,卻沒有一個共患難的對象。

  而人到了某一個年紀,患難,慢慢變得比享樂多。伴侶,慢慢變得比女伴重要。

  健康檢查完後,我坐在醫院的長廊,看到一位老太太,推著輪椅上的老伴。他們從長廊,走到草地上曬太陽。再從草地,慢慢走回病房。半個小時,一句話都沒說。老太太沒有低下頭說"我愛你 ",但兩人的表情卻這樣滿足、如此篤定。

  我猜進病房後,老太太也不會說"我愛你"。但我確定,她會在病床邊守到天明。明早起來,她不會叫老公"Honey"。但我確定,她仍會幫他吊點滴。

  太陽不用證明它明天會升起,我如果像太陽愛地球一樣愛你,不需要在嘴巴上裝滿星星。

  夫妻生活,只需要出現及陪伴。情人約會,需要不停地講笑話或轉餐盤。在醫院角落,我回想這一兩年來的許多約會,其實都是同一場表演。觀眾也許不同,但 節目都一樣。散場都在半夜一點,不太敢在白天見面。我幻想:有沒有一場約會,是一輩子的?有沒有一場約會,可以在醫院的房間?

  當然有,那種約會,叫婚姻。

  走出醫院,我想結婚了。可惜結婚不像健康檢查,只要掛號繳錢,萬事OK。結婚需要對象,找女友很容易,找對象很難。

  還好我有整個 2007年。我把這想法告訴同學,他在短信中寫著:"惡有惡報,這下有很多人要來鬧你洞房"。我回他:"放馬過來,你們的招術我都知道。"

  但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我真正想說的是:謝謝你,謝謝你讓我想結婚,藉由婚姻,變成一個更好的男人
That's why he is still not marri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真的 相愛不容易 可別以為在一起就叫相愛
    相處不困難 難的是了解自我來創造愛

  放棄了 什麼都容易 要堅持 什麼都困難
活著就要成長 成長才能使人幸福 而非依賴好對象
  相愛要靠緣份 但幸福得靠經營與創造來決定  
愛情最真實的幸福在於 彼此願意合心攜手一同成長
  因此 所謂好對象 便是願意虛心學習成長的人
年紀越大越覺得婚姻只能因為真心相愛而且決心一起到老